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0月27日报道,以色列针对哈马斯地道内部将使用一种新型秘密武器“海绵炸弹”。
报道称,以色列正准备在穿越加沙地道系统时使用新型“海绵炸弹”打击哈马斯。
以色列国防军一直在测试这种化学炸弹,它不含炸药,不过可拿来封堵缺口以及战斗人员可能出入的地道口。
这种炸弹会突然迸发出泡沫并迅速扩散,然后硬化。2021年时就曾见到以色列士兵在演习中部署这种装置。以军在靠近加沙边境的军事基地打造了一套模拟地道系统。
报道认为,以色列军队如果发动预料中的地面进攻,在穿越有着“加沙地铁”之称的地道系统时会面临一场血战。据称哈马斯的地道系统长达数百公里,里面密布陷阱。
“海绵炸弹”能够堵住哈马斯可能发动袭击的地道缺口,从而防止以军在地道中向前推进时遭到伏击。
报道介绍说,这种特殊装置放在坚固的塑料容器内,中间有金属隔断分隔开两种液体。一旦去除隔断,两种液体便会混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士兵会将“炸弹”安放在合适的地方或者把它抛向前方。
以色列工程兵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组成若干个地道侦察小队,并配备了地面和空中传感器、地面穿透雷达以及专门的钻探设备,从而确定地道的位置。
他们还领到了特殊的装备,用来在地下环境进行观察。军方标配的夜视镜需要在具备环境光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在进入地下后,由于所有自然光都被遮蔽,军人将依靠热技术才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看到东西。
除此之外,以色列还开发出了新型无线电设备,根据身处地下时的极端环境进行了优化。
不过,在地下使用的这些武器可能也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海绵炸弹”——严格来讲是液体乳剂——操作起来十分危险,目前已然浮现以色列军人因为对液体混合物处理不当而导致失明的情况。
以色列可能还会利用机器人和无人机来帮助士兵指引在地道中的行进方向。不过到目前为止,在地道中采取军事行动仍存在着困难。
报道称,曾担任过少校、目前在美国西点军校现代战争研究所主持城市战研究工作的约翰·斯潘塞说,地下战“更像在水下作战,而不是在建筑物内部作战”。
他说:“在地面上使用的任何装备在地下都没办法发挥同样的作用,或者说难以产生同样的效果。观察、呼吸、导航、绘制地图、交流信息以及部署具有杀伤力的作战工具都要专业的设备。”(编译/李凤芹)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慢慢地开展相关研究。
搭建广聚英才、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平台,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正在推进南岸区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走进河北保定立中车轮集团,实验桌前,年轻工程师用扫描电镜检测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隔壁的试制车间,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精炼熔剂和净化工艺,对再生铝的铝液进行二次净化提纯……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进一步提升。
6月3日,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习发来贺信,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人员致以诚挚问候,强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月30日,在海南大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教室,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阿秒知识的杨玮枫教授,声音温和而坚定。2004年,杨玮枫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师从我国强场超快物理的开拓者、著名物理学家徐至展院士和龚尚庆研究员。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随着科普工作逐渐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更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更多元的科普形式,必将让“科普之翼”更有力,厚植科学技术创新的沃土。
习指出:“要强化科学技术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充分的利用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农村产业就能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与南京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给出了电子俘获超新星通道形成双中子星系统的参数空间,并发现该通道能够解释观测上大多数的双中子星系统特征,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中子星+氦星”双星系统中,氦星伴星在经历氦燃烧、碳燃烧阶段后,内部会形成一个主要由氧、氖元素构成的金属核。
课堂上,9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深情讲述,用饱含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人生经历,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国防建设。
6月2日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